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层次较为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高等院校。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
学校2004年被批准为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07年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专业认证,获评贵州省“文明校园”。2018年11月,原“贵阳中医学院”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林城贵阳,有花溪、甲秀两个校区。现有本科以上在校学生15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千余人。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教学部、研究生院、苗医药学院、中医养生学院等15个直属院(部);有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有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近600人,获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近80%,有博士生导师(兼职)36名。拥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等国家级知名专家近50人;有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贵州省省管专家、省名中医、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层次创新型“百”“千”层次人才等省部级知名专家80余人,2019年我校周英博士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5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团队15个。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招生计划,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拟对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考生专业及相关要求公告如下:
一、调剂基本要求:
1.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须符合我校2022年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2.调剂考生须符合《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有关调剂的各项规定;
3.我校只接受外国语统考科目为英语的考生调剂;
4.所有调剂专业分数均需达到该专业国家二区各科分数线要求。
5.我校除公共管理专业外,其余专业只接收普通全日制统招本科学历考生调剂。
二、各专业接收调剂考生专业要求如下:
院系代码及 名称 | 专业代码、名称 | 原报考专业要求 | 缺额 人数 |
001 基础医学院 | 100600中西医结合 (学术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须为1001、1002、1005、1006、1051、1057开头的各专业 | 14 |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509 中医妇科学 (学术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中医妇科学(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 | 1 |
100513民族医学 (学术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民族医学(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或针灸推拿学(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或中医内科学(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 | 2 | |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专业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中医五官科学(专业学位) | 1 | |
105710全科医学(中医) (专业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全科医学(中医)(专业学位)或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 | 3 | |
003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 (学术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或中医内科学(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 | 9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儿) (学术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方向(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或中医儿科学(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 | 1 | |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 (专业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专业学位)或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 | 20 | |
004骨伤学院 |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学术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或学术学位) | 4 |
006 护理学院 | 105400护理(专业学位)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须为护理(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 | 7 |
007 人文与管理学院 | 1005Z3 中医药事业管理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须为1005、1006、1057开头的各专业 | 1 |
125200公共管理学 (专业学位) | 符合国家调剂相关专业要求 | 28 | |
008药学院 | 105600中药学(专业学位) | 优先调剂原报考志愿为中药学(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 44 |
三、调剂方式
1.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进行申请。
2.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开通时间明确后,我校调剂时间另行通知,我校不开展预调剂和提前调剂登记工作,不接受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以及其他非“调剂系统”渠道的调剂信息。
3.疫情防控期间,一律不接受考生到校现场调剂及咨询,考生切勿盲目到校,敬请谅解。
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2年3月26日
温馨提示:
该信息自网络渠道整理,没有辨别其有效真实性,若对本信息有意向,请联系院校老师核实。若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同时提醒大家,在调剂复试阶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过程中涉及金钱等,切勿相信,谨防上当受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