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调剂信息网小编接着给大家分享研究生考研调剂经验啦,学长心里路程以及考研调剂的过程也是很曲折艰辛,一样面临过困境绝望,但最后成功调剂到了社科院的金融专硕,他是幸运的,愿所有面临调剂的考生都很幸运的调剂成功,一战成硕。加油,来看看他的所有经过吧,一起借鉴借鉴。
考研成绩陆续出了,开始有学弟学妹询问考研调剂相关事宜,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也很能理解成绩不理想时的难受和焦虑。去年这个时候,我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内心甚至感觉到了绝望。不管是心路历程还是调剂过程都很曲折,最后在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帮助和鼓励下,我调剂至社科院金融专硕,对此我感觉到非常幸运,也非常感恩。思前想后,写下这个经验分享,既是表达对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学长、学姐的感恩,也希望能给需要调剂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帮助。
成绩出来之后,先大概估算一下自己能否进入目标院校的复试,如果分数较高且排名比较前,就好好准备复试;如果不太理想,需要调剂,则要尽早准备。下面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会回答几个调剂过程中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其次分享山大和社科院金融专硕调剂复试经验,最后是调剂杂谈:
一、调剂常见问题
1.调剂是等待调剂系统开放再报名吗?
根据18级学长学姐的复试,调剂就是信息战,因为有些学校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很短,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等报名人数达到预定范围的时候即关闭系统。因此有些考生可能还没来得及报名,调剂就已经结束了。到了19级,教育部规定调剂信息必须在研招网上公布12h以上,不能简单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但这绝不意味着只需要盯着研招网调剂系统就可以了,因为有些学校会提前举行调剂复试,等研招网系统开放,就只是走个形式,最后只录取通过之前调剂复试的考生。不知道20级的调剂情况和要求咋样,但还是提前做好准备为妙,坐等系统开放,容易为时已晚。
2.调剂的准备流程是什么?
先自行到网上搜集往年招收金融专硕调剂的院校,确定目标院校后至官网招生办搜集往年调剂信息和要求,记录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比照自身所考科目和分数是否符合往年要求,必要时可咨询目标院校研招办。一般而言都会得到否定性回答或者联系不到老师,不要放弃,继续关注官网信息就好了。等目标院校发布调剂信息之后,按照要求报名参加调剂即可。
3.调剂系统填报有什么技巧吗?
一般而言,在收集调剂目标院校的时候,心里都会默默划分心仪的院校和保底的院校,研招网系统规定调剂只能同时报名三个调剂志愿,每个志愿锁定不超过36h,而调剂信息发布最短发布时间为12h,也就是说填满三个调剂志愿的风险在于有可能错失报名心仪的机会。因此,调剂志愿不要保持填满的状态,要为心仪院校留出位置。如果实在填满了,而心仪院校又开放了调剂系统,可以尝试联系已填院校的研招办,看能否解除锁定,但成功率不可知orz。
4.有调剂院校推荐吗?
每年招收调剂的院校情况不一样,建议自行到网上搜集调剂院校,做成表格的形式,一项一项地去检索。本人第一志愿报考的是人大金融专硕,考试科目是:396经济类联考,由于比较多的学校只招收考数三的考生,所以选择范围比较小。
去年的招收396类调剂生的学校包括但不限于: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产评估专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专业)。
考数三的还可以关注一下: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北京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优质生源)、兰州大学(优质生源)、南京师范大学(优质生源)、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优质生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396类考生也可关注一下后面提到的院校,每年要求可能不一样,万一就招收396类考生了呢,对吧。
小小提示一下,调剂的时候除了看金融专硕的调剂之外,还可以关注一下邻近专业,比如国际商务、资产评估等,扩大范围可以有效提高调剂成功率。
二、山大及社科院调剂复试分享
经验分享比较私人化,干货可能不多,权当了解调剂过程吧。通过调剂最后拿到了山东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产评估专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学校的调剂复试通知,出于个人情况考虑,只参加了山大和社科院的面试。下面分享具体的调剂复试过程。
山大的调剂本质来说属于优质生源的调剂,即每年从招生名额中拿出一定的名额接收调剂生。山大调剂开始得特别早,去年大概是三月中旬就结束了调剂复试。所以想要尝试一下山大的考生要尽早关注山大官网,等官网出调剂信息,按要求填报报名信息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山大调剂节奏特别紧凑,基本前一天通知考生,后一天就要出发山大这样,所以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调剂需要的材料。
调剂共计两天,第一天上午体检,下午笔试。笔试印象中分为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有没有名词解释记得不太清楚了。选择题主要考察了证券投资学和公司理财相关的知识,计算类占比较多,可以提前看书准备。大题主要考察了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的内容,比较常规,其中一道题是“论述市场有效性”,其他题目印象不深了,但都比较常规。
第二天就是面试。面试先是英文自我介绍,我当时被问了职业规划,其他考生据说被问了简历上的内容,比如大创之类的,还有比较日常一点的题目,比如喜欢看什么电影。英文面试总体比较简单,就几分钟,提前准备好英文自我介绍以及练习日常口语即可。中文面试是抽题的形式,内容是专业课知识。题目有简单有复杂,但以常规的知识为主,比如我当时抽到了巴塞尔协议相关内容,简单一点的知识有市场有效性假说,复杂一点的包括经济学家派别等。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可以重新抽题,但抽到什么题就不好说了,哈哈,还是考察专业课扎不扎实。
总体来说我对山大印象良好,在校园里转了一圈,感觉学术氛围比较浓,校园环境也很不错。山大复试成绩占比较高,即使初始分数不太高,也可好好准备。
接着就到了社科院的调剂了。社科院的调剂我感觉比较玩心跳,去年第一批调剂结果出来已经是四月中旬了,所以想要调剂社科院得沉得住气,或者说内心得比较坚定。在社科院出调剂之前,我给金融硕士教育中心招生办打了很多电话询问是否有调剂名额(非常抱歉持续骚扰老师,以及感谢老师的耐心解答和宽慰),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否定性的,因为一志愿考生考得比较好,很可能会没有调剂名额,劝我别坐等。所幸,去年还是有十多个的调剂名额,而且由于其他专业没有招满,金融专硕最后又接收了第二批调剂生。
社科院的调剂完全按照研招网的规定走。官网先公布调剂系统开放时间,考生按要求填报研招网调剂系统,填报完成之后招生老师会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通知考生参加调剂复试。调剂复试的流程跟山大的基本类似,值得注意的是,社科院允许学生提交简历、获奖证明等可证明个人能力的材料,这些可提前准备。
社科院的笔试题型感觉跟人大初试有点像: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名词解释除了常规的专业词汇之外,还会考一些比较前沿的概念,比如“碳金融”等,简答题主要出自金融学,包括国际金融。论述题去年考了最火的话题,“金融供给侧改革”,这个要求考生多关注时事。我当时准备的时候有看了官网前沿的行业分享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张明宏观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等公众号,帮助很大。
面试是在第二天,分成三组进行。进去之后会让你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会随机问你问题,有专业类问题,比如我被问到了“如何界定系统重要性银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财政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等问题,老师们非常宽容,会耐心地听完我们瞎扯,不会的还会提示甚至告诉我们。当然,也有根据简历提的问题,比如大创、实习、成绩单等的问题,不同组问的问题差异比较大。最后会进行英语面试,老师先让考生做一个英文自我介绍,然后根据你的介绍或者随机问问题,我当时被问到的问题是“一志愿为什么报考人大而不是社科院”,我回答的内容偏向了“为什么要调剂社科院”,其中的一个点包括“我认识一个来自社科院的老师,学识渊博,也特别照顾学生,因此对社科院印象很好”,老师就这个点问“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是否想要成为一名老师?”。
调剂过程说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总结来说调剂包括三点内容: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尽快从悲观情绪中走出来,积极收集调剂信息,保持对目标院校的持续关注;其次要复习专业课知识和关注金融热点,不只是能写出来,还要能说出来;最后要进行英语口语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准备自我介绍、日常口语训练等。
三、调剂杂谈
整个调剂过程内心还是比较煎熬的,调剂结束的时候我也曾大吐苦水。但是怎么说呢,选择即无悔,人生皆体会吧。既然选择了要调剂,就勇敢地去面对。当然,如果能找到比较好的就业单位或者转向出国,那也是很好的选择。